全国服务热线:400-123-8856
网站公告: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欢迎您!
“我为什么要编数控机床教材?”——福建嘉泰集团智能装备生产车间见闻
添加时间:2024-08-14

  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新华网福州6月20日电(记者 朱海黎 胡苏 黄鹏飞)初夏时节,进入产销旺季,苏亚帅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让这位嘉泰集团董事长最操心的不是生产、销售,而是三本“教材”的编制进展。

  作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民企龙头之一,福建嘉泰集团坚持近二十年自主研发,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但在赶超国际顶尖水平过程中,苏亚帅深深感受到,人才队伍“基础素质”落后是我们最大的短板。为了练好内功,嘉泰集团从“编教材、办学校”开始,打基础、抓人才,一点一滴地为国产数控机床业的崛起积聚力量。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福建泉州洛江区的嘉泰集团,在一片普通的钢构厂房内看到,这里整齐排放着500多台正在调试的数控机床,一些工人正在电脑屏幕前测试产品精度和性能。

  高速钻攻机、数控镗铣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每一台看似普通的智能装备,背后都蕴含着无数自主创新的心血。“数控机床必须反复调试,精度要达到8微米以下,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车间工人陈家照告诉记者。

  在一台黑白相间的数控机床前,嘉泰集团副总裁李水才嗓音亮了起来,“这台五轴联动机床,实现了上下左右多体面加工,一次性钻压、一次性成型;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水暖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代表了业内最顶尖的水平。它的控制系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核心芯片来自中科院,百分之百实现了国产化。”李水才介绍,如果从国外进口每台至少300万元,而国产的只需要一半左右的价格,企业销售毛利率可以达到30%。

  在一台高速钻攻机前,两个闪亮的手机金属外壳吸引了众人眼光。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用这款机器打磨的手机外壳,美观、精致,连续生产成百上千件也不变形,“如今手机金属外壳越来越流行,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

  苏亚帅说,嘉泰集团近二十年来坚持自主研发和国产化道路,已经掌握了七个系列数控产品的量产能力;其中高速钻攻机、五轴机床、龙门加工中心三个系列已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掌握核心技术的嘉泰,收获了纷至沓来的大订单。去年下半年,嘉泰与比亚迪签订首期500台(套)数控机床销售合同,为比亚迪提供可替代国际进口设备的产品,仅这一份订单就为集团新增产值1亿多元。

  记者接触到的部分嘉泰集团技术人员认为,国产数控机床业起步较晚,在一些核心技术上还有待突破。

  苏亚帅告诉记者,全球数控机床顶级技术,主要掌握在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手中。“国产单台、单系列产品可与第一梯队媲美,但量产后整体水准差距较大。”

  技术、工艺上的差距可以攻关,更难克服的是人才队伍“基础素质”的落后。“长期以来重脑轻体、重白领轻蓝领,我们的基础技术教育理念跑偏了。”持续关注数控机床产业的泉州市洛江区委书记洪飞跃说。

  “高水平的数控机床技术人才,年薪30万元也一人难求。不要说研发人员,连会使用技术的应用工程师都少得可怜。”嘉泰集团研发中心总监胡高尚说,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相关院校的数控专业教师,也普遍存在知识更新不足、应用技术落后、教材资源匮乏等难题。

  记者了解到,数控机床发展面临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全国高等院校里,拥有五轴机床教学的很少,买了设备也是摆在实验室;二是不仅学生普遍不会用数控机床,就是多数高校教师也很少接触过;三是教育机构缺乏合格的教材,有的厂家为了培养应用技术人员,直接拿着数控机床的说明书当教材。

  去年年底,嘉泰集团邀请中车、沈飞、哈飞的技术专家,加紧编制五轴数控机床的应用、维修、开发三个系列教材。

  “一旦这三本书做出来,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就有了系统化理论基础。”苏亚帅自豪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分公司,与台湾业界合作共办‘嘉泰学院’,为高校提供优惠的教学用机,帮助培训用户和高校教师队伍。”

  今年5月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入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令苏亚帅倍感振奋。“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关乎国家战略。”苏亚帅说。

  这个从钳工学徒起步、搞了三十年机械制造的“草根”企业家,内心充满了对数控机床、对中国制造业的期待与梦想。

  但在梦想之余,摆在眼前的现实资金瓶颈,也让企业家发愁。“技术密集型企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车间正在生产的500多台数控机床,沉淀的资金就高达1亿多元。”

  按照原定规划,嘉泰今年销售做到5亿元就行。“但是市场这么好,今年有望冲到10亿元,没理由把产能压下来。可是一个月一亿元左右的订单,对我们的资金占有量压力很大。”苏亚帅说。

  长期以来,民营数控机床企业在市场浪潮中摸爬滚打,希望能得到国家各个层面的政策雨露滋润,期待好的政策落地时能抛开传统思维,逐步实现“阳光普照”,给予民企更多关注。

  嘉泰集团一些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嘉泰不到20年做到今天的规模,靠的就是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国产化,跟踪市场搞研发,对每一分钱投入都负责到底;“如果国家给点扶持,我们就可以闪光,为国产数控贡献更多力量。”

  “搞自主创新风险大,银行不愿意替我们分担,因此,我们只能把目光投向战略投资,尽管风险大些,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苏亚帅等人建议,国家各个层面能否探索建立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基金,可以为参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给予专项扶持,也可把国产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作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