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123-8856
网站公告: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欢迎您!
铁建“智造”这张城市轨道交通成绩单很亮眼!
添加时间:2024-08-08

  原创 复兴路40号工作室 中国铁建 收录于话题#中国铁建“十三五”成就回顾7个

  1950年4月11日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讲话。讲话指出: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是巩固革命胜利的两个基本条件。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凯发在线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4360公里,超过过去五十多年建成里程的总和,建设规模、运营规模均稳居世界第一。一条条纵横交织的“轨道大动脉”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筑就美好生活、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支撑。

  在5年蓬勃发展进程中,中国铁建充分发挥技术、装备和全产业链优势,持续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贡献“铁建方案”和“铁建智慧”,以“自主创新+智能化”带动中国地铁技术走向世界,实现从“建造”向“智造”的大步跨越。

  成都地铁6号线日,中国铁建全产业链实施的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开通运营,标志着成都地铁5线公里,跃居全国轨道交通第四城。

  作为成都地铁建设的主力军,中国铁建昆仑集团以全产业链、总承包模式,联合系统内多家集团先后在蓉建成5号线号线号线公里,助力成都一举刷新全国地铁建设速度之最。

  而这仅仅是中国铁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版图的其中一角。“十三五”期间,伴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持续加大,规模、质量实现重大跃升,中国铁建抢抓发展机遇,⽀撑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一个个现代化城市立体轨道交通网络在建设者手中快速延展。

  “中国地铁第一国门”——北京大兴机场线年,“轨道上的京津冀”日益完善,为协同发展按下快进键。中国铁建投资集团组成联合体承建的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是北京市首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也是国内首条时速160公里的地铁线月建成后,对加速京津冀地区经济融合、致力新引擎建设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徐州地铁2号线年,“四网融合”推动长三角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再提速,苏州、无锡、常州、绍兴等地级市纷纷加快地铁建设。2020年11月,中国铁建与江苏省战略合作、共同投资,所属11家单位参与建设的徐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成为徐州“三线并网”运输格局中的“换乘大线”,城市区域发展空间与前景更加广阔。

  广州地铁18号线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迈出坚实步伐,多节点、⽹格状、全覆盖的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网络基本形成。中铁建华南建设集团牵头总承包,多家集团公司联合参建的广州地铁18和22号线亿元,是全国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投资最大的地铁项目,开通后将实现30分钟贯通广州南北新时空,对支持国家级自贸试验区、广州城市副中心南沙片区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更多城市,中国铁建持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整合设计、投融资、施工、运营、高端装备制造等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各领域的雄厚资源,以“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运营一体化”等多种创新模式,因地制宜为不同地区提供更灵活、更多元的建设方案。

  当地时间2020年5月5日,中国出口欧洲最大直径盾构机“胜利号”在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东段大盾构项目顺利始发,施工中将挑战零下30℃极寒环境大直径盾构掘进世界性难题,彰显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核心技术、高端装备、施工标准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得到发达国家认可。

  “十三五”期间,中国铁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联合行业顶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超大直径盾构、水下盾构、下穿高风险建(构)筑物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了多项国内和世界第一。

  武汉的地铁8号线长江隧道,是国内最大直径单洞双线米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常压下滚刀、齿刀互换技术,创造了同类型大盾构掘进速度最快、距离最长、水压最高等多项施工纪录。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是国内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被钱七虎院士评价为“世界级难题”。中国铁建成功四次下穿黄河主河道,开创了盾构穿越大粒径卵石、大埋深、高水压、强透水地段的先例,技术水平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全长3466米的杭州地铁8号线文桥区间,是国内最长穿越钱塘江大直径地铁隧道,掘进中实现全程沉降零预警、泥浆处理零排放,首次采用盾构掘进与内部结构同步施工工艺,创造了11.7米大直径泥水盾构首次不开仓、不换刀、一次性顺利掘进成功等多项纪录。

  厦门地铁2号线海底隧道,为国内首座地铁穿海盾构隧道,区间集软土、硬岩、上软下硬、顶部透水、底部基岩突出、孤石于一体,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史无前例,施工中探索总结的跨海隧道“长距离复杂地层海底换刀技术”等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长沙地铁3号线建设中,盾构施工成功穿越国内最大最复杂水下溶洞区,实现国内首次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成功下穿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隧道、首次成功双线长距离上下重叠并行下穿既有运营隧道,填补了世界同类施工的空白。

  在重庆,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施工的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重庆鹅公岩轨道大桥,600米主跨一跨越过长江,采用国内首例“先斜拉后悬挂”的体系转换施工。

  穿江过海,越河跨湖。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中国铁建通过一大批重点工程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果。

  位于北京郊区的燕房线,外表看上去与普通地铁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对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却有着里程碑意义。

  它是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运行的“无人”地铁线路,按照目前世界上列车自动化运行最高级别(GoA4)进行设计和建设,能够自动完成上下坡运行、转弯控制、精准停车、折返入库等全套操作,代表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已跻身世界一流。

  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现代化立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建设交通强国和智慧城市的先行领域,也是未来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十三五”期间,中国铁建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造前瞻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等方面先行先试,引领行业更深层次的突破提升,加快实现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由铁四院设计的四川宜宾市智轨T1线,是全球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智轨线路,以建设周期短、基础设施投资小、城市适应性高、综合运力强等优势,为解决大中城市出行带来了新的选择和体验。依托“TOD设计研发中心”“新型轨道交通研发中心”,中国铁建孵化开展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新型轨道交通项目,通过探索TOD及上盖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体化等新兴业务的规模效应。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铁建持续发力“新基建”,在“智慧城轨”建设中加速领跑。在太原地铁2号线,率先上线城轨云计算平台系统,建成后将实现线网资源融合,统一管理、弹性扩展、按需调配,确保地铁核心业务安全、可靠和连续运行。在深圳地铁,承建全国首个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中心NOCC系统,未来将满足多达32条线路的网络运营及管理;参建世界首个基于“云平台”架构、叠加“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试验工程中心,助推深圳地铁迈入“智慧时代”。

  长沙磁浮快线年,在成功建成并运营世界最长、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后,中国铁建聚集系统内优质资源,在武汉组建了全国首家专业化、产业化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公司,进军磁浮新兴产业。随着全国首条中低速磁浮旅游专线——清远市磁浮旅游专线开工建设,中国铁建在打造新型轨道交通产业平台、推动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化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建设智慧城轨,连通美好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十四五”,中国铁建将继续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在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勇担使命,为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中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