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 邮箱:
- xcikon.com
- QQ:
- 8663254114
- 传真:
- +86-123-8856
- 手机:
- 13856623546
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1917年1月9日,德国军政高层在普莱斯举行会议,专题研究无限制潜艇战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政治风险问题。参会人员有德皇威廉二世、首相霍尔维格、总参谋长兴登堡、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和海军参谋长赫岑多夫等多位高官。
此外,英国几个主要港口的船舶入港率比平时下降了39%。当年,由于阿根廷和加拿大的小麦歉收,英国将不得不从印度和澳大利亚进口粮食予以补充,因此又要耗费约75万吨的运力。照此估算,如果每月击沉英国商船达到60万吨,5个月后英国将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即便按每月击沉50万吨商船来计算,最多也只要6个月,就足以迫使英国因饥饿而求和。
这一颇具诱惑性的描述吸引了绝大多数参会决策者的注意力。然而,海军方面未曾提及的是,他们忽略了美国参战后,巨大的造船潜力以及在短时间内征召一支大军的能力。此外,由于没有将英国实施配给制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因此对英国每月维持国内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资和船舶运力的统计也很不准确。这些有意或无意失误所累积的误差,导致使德国的战略决策出现致命错误。
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签署命令,“从1917年2月1日开始,德国将再次实施无限制潜艇战。”随后,德国划定了新的战争禁区,北起法罗群岛南至菲尼斯特海岬,东至荷兰和挪威海岸,从爱尔兰岛沿岸往西延伸约400英里范围内的海域都是禁航区。
整个地中海也是禁航区。每周只允许从美国纽约到英国法尔茅斯之间对开2个航次的班轮,班轮必须有显著的识别标志,航线及航速必须提前告知德方。英国和荷兰之间每日可开行1趟班轮,相关航行要素也要提前告知德方。
此时的德国海狼终于等到了大干一场的机会。不过,潜艇生产问题依然困扰着德国海军。1916-1917年冬春之交,德国国内粮食、燃料和运输供应问题使得国内普通民众的生计大受影响,这就是有名的“芜菁之冬”,饥寒交迫的生活大大降低了造船厂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1917年1月15日,兴登堡元帅派遣鲍莫尔中校作为大本营总参谋部特使前往基尔船厂,实地考察潜艇生产问题。此前,潜艇监察局已经通过非正式渠道向总参谋部专门报告了潜艇生产的困难。总参谋部的初步回复是,同意给予潜艇生产在原材料和物资运输上优先照顾的地位,并在适当的时候协调陆军,根据战场形势将一部分从造船厂征调的士兵退役复原,使其返回生产一线日,潜艇监察局向鲍莫尔中校通报了1917年底至1918年末的潜艇采购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国内各船厂在完成现有潜艇生产计划的前提下,在此期间内还要建造133艘各类潜艇。但海军部的审查意见认为,如此大规模的采购计划,只会使本已不堪重负的潜艇生产雪上加霜。海军部认为,当前的采购重点应当放在建造周期较短的UBIII型潜艇。
最后,根据海军部意见调整的1917年末至1918年中的建造计划为:分别向伏尔锵和不莱梅威悉船厂订购15艘UBIII型艇;向凯撒大帝造船厂订购2艘战时动员型潜艇;日耳曼尼亚船厂将全部精力投入货运潜艇和大型远洋巡航潜艇的建造,不再承担新的潜艇采购合同,同时,该厂将4艘在建潜艇的生产任务转移至伏尔锵船厂。
但是,即便是这么一份大大缩水的方案,能否按时完成也存在很大问题。1917年5月末,潜艇监察局就船厂劳动力供应问题向鲍莫尔中校提交了一封备忘录。其中提到,1917年底至1918年初,各私营小船厂在补充确保1.2~1.5万名熟练劳动力的前提下,可按时完成约20艘小型潜艇的建造计划。
但实际情况是,从1917年1月开始,包括一些大型船厂在内,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必要的劳动力补充。虽然,德国政府为解决工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于1917年12月出台了《辅助服役法》,动员所有15~60岁之间身体合格的男女参加工业生产。
但是帝国议会对于大规模征召女性劳动力持消极态度,认为这样会激化国内的反战情绪。整个战争期间,德国共征召妇女劳动力约70万人,大大少于英国的160人。劳动力总量供给不足,再加上陆海两军争抢资源,使得海军部担心,1917年冬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潜艇交付的空档期,如果这一情况得不到改变的话,这种空档期在今后还会频繁出现。
1917年6月初,海军部、海军参谋部和潜艇监察局就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初的潜艇生产计划进行了专门研究。战场经验表明,排水量2000吨左右的大型远洋潜艇对于提高潜艇部队在爱尔兰西部海区、法国西海岸和大西洋远海的巡航效率意义重大,46A型艇(排水量2100吨)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相对于800吨的战时动员型潜艇和2100吨的远洋型潜艇,排水量1200吨的42号工程型艇在建造时间上要长于前者,在综合作战能力上要劣于后者,因此,还是应当把生产重点放在生产周期较短、工艺相对简单的800吨级UBIII型和UCIII型潜艇上,同时兼顾46A型艇的生产。
根据以上结论确定的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初的采购计划为:39艘UCIII型艇在1918年底~1919年春季交付;37艘UBIII型和9艘800吨级战时动员型潜艇在1918年夏季~1919年初交付;10艘46A型潜艇在1918年夏季~1919年1月交付,以上共计95艘。另外,1917年秋季,潜艇监察局又提出了一份新的UF型潜艇设计方案,项目代号为48A。这种排水量300余吨的潜艇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建造周期较短,可以视为UBIII型的简化生产型。其武器配备为前4后1共5具鱼雷发射管和1门88毫米甲板炮。这种潜艇将以比利时的泽布里赫、奥斯坦德等港口为基地,主要承担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地区的巡航任务,不莱梅希肖船厂负责首批UF型潜艇的建造任务。
除了新建潜艇之外,对现役潜艇及时进行技术改进也是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举措。1917年2月的战场统计数据表明,在当月损失的17艘潜艇中,UC型潜艇占了12艘。其原因在于,这种小型布雷潜艇的水面火力贫弱,航速过低,航行性能较差,5级海况时下潜就非常困难。冬季水面航行时,舰桥上浪且冰冻现象严重,导致排水管经常因冰冻而堵塞。
艇内换气设施工作效率低,一旦遇到恶劣海况多人呕吐,艇内空气就变得非常污浊。鉴于以上情况,海军参谋部于1917年5月中旬向海军部提出,应停止UC型布雷潜艇的生产,同时调整与其共用基本图纸的UB型近岸巡逻潜艇的设计。此外,应将UEII型远洋布雷潜艇(U117~U126号)的航程提升至1.2万海里,以提高布雷效率。
潜艇监察局根据海军参谋部和海军部的要求,拿出了代号为41A工程的UCIII型布雷潜艇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具体设计细节由布隆姆·弗斯和凯撒大帝造船厂共同完成。其重点在于解决潜艇的适航性、火力和居住性问题。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排水量增至470吨,并修改艇体线形,将艇首至火炮甲板的阶梯式过渡改为更为平滑的斜坡式,以改善甲板排水问题。二是增强火力,在指挥舱后部增设了外置式鱼雷发射管,抬高了105毫米甲板炮炮位。三是改进压载水舱输水管线设计,UCIII型的注水时间从UCII型的30秒缩短为20秒,下潜作业可以在45至50秒内完成。同时,将蓄电池数量从26块增至32块。由于动力系统依然保持原有配置,因此UCIII型潜艇的航速并没有明显改善,其水下航速还略有降低。而对UEII型远洋布雷潜艇的改进则比较简单,只要将部分压载水舱或补重水舱改为燃油舱,就可以达到增加航程的目的。
不过,无论是新建潜艇还是对原有型号的技术改进,落实的关键依然在于能否解决原料和劳动力调配问题。1917年7月下旬,海军部向大本营总参谋部提出,从1918年开始必须明确赋予潜艇生产最高优先权。但总参谋部认为,此时的战局发生了有利于德国方面的转变,应继续集中力量于陆地战场。
在东线月俄国沙皇退位后,新上台的俄国临时政府发动的一系列进攻已是强弩之末。在西线月份发动的康布雷战役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德国依然有希望在美军大规模登陆欧洲前给予英法致命一击。因此,在军备供应方面,要对各种武器需求及生产状况进行评估后,再决定资源分配的先后顺序。至于造船工人补充问题,总参谋部建议海军方面通过压缩水面舰艇生产方式进行调剂。
为此,海军部在1917年8月下令,要求国内所有参与军用船舶建造的国营和私营船厂停建水面舰艇,全力以赴保证潜艇生产,但这一临时性措施无法解决劳动力总量不足的问题。例如,正在承担46A型艇建造任务的伏尔锵船厂提出,他们的熟练技术工人的缺额高达8成,除非及时补充,否则该厂将不可能再接受任何新的潜艇订单。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抱怨,公海舰队司令舍尔将军认为,必须成立一个由海军专业人员牵头的综合性协调机构来解决潜艇生产问题。1917年11月上旬,他给首相霍尔维格提交了一封呈文,着重阐述统一调配潜艇生产相关物资的重要性。
他认为,潜艇战已进入关键阶段,随着英国护航体制的大规模应用,德国潜艇的攻击机会日益集中在少数几个海区和相对固定的几条航线上。敌方反潜力量增强使得潜艇部队的损失不断增大,此时唯有通过增加潜艇数量予以弥补。对潜艇生产和维修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也只有海军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
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有两项:一是全权负责所有与潜艇生产相关原材料的供应调配;二是协调参与潜艇生产的各船厂、企业和部门的业务合作。目前,承担此类职责的机构设在海军部之下,与军方负责全部船厂管理及舰船生产的部门合并在一起,容易受到其他业务的干扰。新机构必须独立运行,只对潜艇生产负责。最后,舍尔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现任的海军部计划处主任卡夫特少将,认为他应当对潜艇生产存在的问题负责。
在1917年11月底举行的大本营会议上,卡夫特少将提交了1919年潜艇生产计划。其中,大型远洋潜艇18艘,其余各型潜艇60艘,这份计划中还包含1918年因交付延迟而列入1919年采购计划的38艘潜艇,也就是说1919年新建潜艇的数量只有22艘。
这个计划遭到海军参谋部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补充速度还不足以弥补战场损失,更不用说保持潜艇部队的数量优势。因此,潜艇监察局提出了一份118艘潜艇的采购计划,其中大型远洋潜艇的数量为22艘。
不过,潜艇监察局也承认,这是一份基于战场需求而非实际生产能力的采购计划,其中大型远洋潜艇的订购数量过高必然对中小型潜艇的生产造成冲击,从生产效率上看,建造1艘大型潜艇相当于3至4艘UBIII型或UCIII型潜艇。对此,卡夫特直言不讳地批评,这份计划是一厢情愿的产物,根本不可能完成。
会上也讨论了陆海军资源协调问题。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将军虽然承诺为潜艇生产提供最大限度支持,但陆军方面却不愿作出太多的让步。此时唯一能看到的希望是,受俄国布什维克革命党人的影响,国内政局依然动荡不安,一旦再次发生政权更迭,德军就有希望借此机会结束东线战事,那时就可以腾出一部分人力资源和工业产能用于潜艇生产。
1917年12月下旬,军方最终确定的1919年潜艇生产计划为:36艘UBIII型,34艘UCIII型,20艘UF型,12艘战时动员型和18艘远洋大型潜艇,不过这注定是一份无法完成的计划。
1917年12月5日,舍尔将军改进潜艇生产努力终于取得进展。由他主导,专门负责协调潜艇生产的潜艇生产办公室正式成立,该机构作为海军部下属部门直接对海军秘书长负责,负责人为瑞特·冯·曼恩将军。
新机构首要解决的依旧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根据此前潜艇监察局的统计,截至1917年12月,德国国内共有11家船厂全面参与潜艇建造业务,如果要保证1918年2月底以前的潜艇生产计划按期完成,至少需要18.5万名全职铆接工人在岗。
但在1917年下半年,参与潜艇建造的铆接工人只有14.5万名,缺额22%。而捻缝工的缺额更是高达32%。除了劳动力总量不足外,从1918年2月以后,德国国内生活物资供应短缺导致的工人罢工事件也频频发生。3月23日凯撒大帝造船厂爆发了大规模工人拒绝加班事件。而1918年夏季流感疫情的大范围蔓延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对此,船厂方面的应对之策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是把尽可能多的劳动力集中在一两个重点型号上,采取24小时轮班制的方法确保连续生产;二是改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工人自愿加班。例如,船厂方面承诺每周给每位工人每周增加2公斤的食品配给,并为夜班工人每次晚班增加供应1公升的免费汤。
但这些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海军方面认为,在国内人力资源供应几近枯竭的局面下,陆军近乎病态的庞大规模是导致劳动力不足的关键。统计数据显示,此时的德国陆军人及其辅助力量人数高达110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16.5%。但德国陆军以1918年即将在西线发起大规模攻势为由,拒绝做出让步。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新成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于次年正式退出战争。此举使得德国能够再次将主力调往西线月下旬,在法国亚眠地区发动一系列攻势,为夺取战争胜利进行最后一搏。
此后,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争夺,西线月停滞在马恩河畔。此后,协约国在美国援军的支持下,发起一系列反击,德军不得不撤至兴登堡防线转入全面防御。但以兴登堡、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军高级将领们坚持要把战争继续下去。
在海上,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已执行了18个月,距离胜利目标依然遥遥无期,6个月击败英国的豪言壮语已成过眼云烟。8月11日,舍尔将军接替冯·赫岑多夫担任海军参谋长。就在舍尔上任后的第2天,兴登堡、鲁登道夫专门与其会面,强调“对于此时的德国来说,以一个体面的胜利结束战争的希望只能仰仗于潜艇战的成功。”换句话说,潜艇成为打击协约国的唯一有效武器。
1918年8月15日,潜艇生产办公室向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正式报告,提出了确保潜艇生产的4项具体建议:
三、鱼雷艇、扫雷艇等辅助型舰艇的生产任务转移至波罗的海各船厂,德国本土及大西洋沿岸船厂全力以赴建造潜艇。
四、将奥匈帝国境内的迪利亚斯特、埠姆和蒙法尔科内船厂统一纳入潜艇生产计划,为保证奥匈帝国的船厂能符合德国船厂的生产标准,确定由布隆姆·弗斯船厂、日耳曼尼亚船厂和不莱梅威悉船厂对口支援以上三家船厂。
通过以上措施,潜艇生产办公室预计到1918年底可以将潜艇月产量提升25%,即每月交付12~13艘,1919年底可以再翻一倍。
舍尔认为,如果将潜艇战视为赢得战争的唯一手段,就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涉及潜艇建造的各种资源要素和相关行业部门进行深度整合。
在1918年8月中旬的一份备忘录中,他就提出:“首先,应当把所有的生产力量集中到少数几个重点潜艇型号上,不要频繁推出新型潜艇的设计方案,或对现役潜艇大幅度改进,对潜艇战术性能的要求应服从于数量需要。其次,关于改进潜艇生产组织方式,要在尊重德国现有钢铁、制造等垄断企业核心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借鉴美国造船企业的流水线模式,将潜艇的零部件和大型构件生产交由钢铁厂生产,大型综合性船厂负责最后阶段的舾装、系统总成和海试。这样只要将足够数量的熟练技工集中在关键性岗位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第三,各大船厂、钢铁企业和发动机制造厂商与海军部、参谋部之间也应当建立高级别协调议事机构,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审定生产合同、监督生产进度、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一机构可以视为1917年12月成立的潜艇生产办公室的升级版。”
按照以上设想,舍尔从1918年9月中旬开始,与国内钢铁、造船、发动机制造等重点企业负责人逐一面谈,协商改进潜艇生产流程的有关事宜。舍尔认为,解决潜艇采购问题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生产原料及时调配;二是劳动力足额供给。以往的采购计划大多根据军事需求制定,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这导致新艇交付延迟和各部门推诿扯皮。
既然德国目前的战略目标是“赢得一个体面的胜利以结束战争”,那就只能根据现有资源的供应能力来制定潜艇采购计划,同时,还应当把奥匈帝国的船舶生产能力纳入其中通盘考虑。在人力资源供应方面,除了要满足生产部门需求外,还要考虑新艇服役后对潜艇艇员及后勤辅助人员的配备问题。根据海军部统计, 1918年海军的兵员缺口为1.6万人,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新艇服役后将面临无人操作维护的尴尬局面。
9月14日,舍尔将上述意见以海军部和潜艇生产办公室的名义提交大本营总参谋部。5天之后,舍尔召集了国内钢铁工业协会首脑和各大船厂负责人的专题会议,具体了解生产部门关于扩大潜艇生产规模的意见和看法。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他们目前承担的军品生产任务过于繁重,如果要全力以赴投入潜艇生产,就必须解除或延迟履行其他一些军需品订购合同。
另外,如果将部分潜艇零部件或预制构件的生产交给钢铁厂完成,就必须从冶炼或采矿部门抽调劳动力,但这两个行业的代表严重反对这一做法,他们认为应该采取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方式吸引劳动力向船厂流动,但这无疑会提高潜艇的采购成本。关于从陆军复员士兵补充海军缺额的做法被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否决,但总参谋部代表鲍莫尔上校与舍尔协商时表示,如果战争形势许可,陆军在未来一年里大约能从后勤或辅助部队中释放约4万名劳动力。
9月24日,潜艇生产办公室向舍尔提交了从1918年第4季度开始,各船厂需补充的劳动力数字。包括熟练技工4.8万人,维修技工1.6万名,辅助性工作人员5000人。其中,1.7万名急需的技术工人应在1918年11月配备到位。
然而,1918年秋的德国战局已是一片愁云惨雾,即便是神经最坚强的鲁登道夫也认为德军最多只能撑过1918年冬季。9月29日,大本营总参谋部向威廉二世建议,应立即与协约国进行和平谈判,对于协约国方面提出的和谈条件应最大程度予以接纳。在此背景之下,虽然潜艇增产计划最终实现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但是为了给德国争取一个可以接受的和谈局面,军方延续战争的努力仍在继续,潜艇增产措施则以“舍尔计划”的名义进行。
1918年10月1日,舍尔再次召集来自工业系统、各大船厂以及大本营总参谋部、海军部的代表召开会议,研究“舍尔计划”的执行问题。会上,各船厂负责人认为,增加一线生产工人的食物配给是最为紧迫的事情,同时还要确保船厂生产过程中煤炭和电力的供应。在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总参谋部代表鲍莫尔上校表示,到1918年11月中旬,陆军方面可以复原1.5万至2万名男性兵员,以满足工业系统和海军的需要。另外,对于陆军不太急需的弹药也可以推迟交付。
基于以上成果,舍尔开始考虑1920年的潜艇采购计划。在这份空中楼阁一般的计划中,舍尔将未来潜艇的采购重点确定为UF型潜艇的改进型——UG型潜艇。这种潜艇由潜艇监察局从1918年8月开始设计,方案代号51号工程,具体性能指标为:水面排水量550吨,水面航速13节,6节航速时续航力7000海里;武备为前2后2共4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搭载8至10枚G6型鱼雷,水面火力为1门88毫米甲板炮,最大下潜深度75米。
UG型潜艇的基本性能与UBIII型类似,与后者最大的区别是沿用了UF型的单壳体艇体,因此建造工艺大为简化。而UBIII型艇由于工艺复杂,不太适合缺乏相关生产经验的船厂承接建造。此后,潜艇监察局又在UG型基本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UGI型和UGII型艇。
其中,UGI型更加突出潜航性能,并将所有的鱼雷发射管移至艇首,增强齐射火力。UGII型的排水量更小,比较适合在浅水区和狭窄海域航行作战。经过一番比较,军方最终选择了UGI型的方案。根据潜艇生产办公室的意见,各厂在建的UF型潜艇将按照UGI型艇的标准进行改装。
但是,潜艇部队大西洋战区指挥官不同意以上观点。他认为,放弃远洋破交作战,会使得英方更从容地将反潜力量集中在英国近海,势必增加这一海区的潜艇战难度。他提出,大型远洋潜艇,战时动员型中型潜艇,UG型潜艇和UCIII型布雷潜艇的建造比例应为1:2:3.5:1.5。
而弗兰德基地的潜艇部队指挥官希望能增加UG型潜艇的建造数量,因为这种潜艇更适合在海峡区行动。地中战区的潜艇部队指挥官以电报的形式提交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不应削减UBIII型艇的建造计划,因为单壳体的UG型潜艇并不适合地中海作战环境。
权衡各方面意见,舍尔最后确定1920年采购的各型潜艇比例为:大型远洋潜艇为1,战时动员型潜艇为2.5,UG型潜艇为4,UCIII型布雷潜艇为1.5,此外再建造15艘大型布雷潜艇。
在潜艇生产计划分配方面,根据舍尔采取流水线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思路,潜艇生产办公室提出,将日耳曼尼亚船厂、不莱梅伏尔锵船厂、希肖船厂、威悉船厂、凯撒大帝船厂、布隆姆·弗斯船厂作为主承包商。
同时,根据各船厂的技术特点,确定各自承建的重点型号。例如,日耳曼尼亚船厂、不莱梅伏尔锵船厂和希肖船厂主要承担战时动员型鱼雷潜艇的建造合同,不莱梅威悉和凯撒大帝造船厂主要承担大型远洋潜艇的建造任务,布隆姆·弗斯船厂在完成UCIII型艇的生产合同后,也要承担大型远洋潜艇的建造,汉堡伏尔锵船厂将全力以赴承担UG型潜艇的建造。
就在舍尔整合潜艇生产的工作初步走上正轨的时候,此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是风雨飘摇。接替霍尔维格出任帝国首相的马克思·冯·拜登,在1918年10月5日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结束战争的和平建议,德国陆军将从10月中旬起从比利时的国土上撤出。
同时,威尔逊要求德国海军的潜艇战也要终止。据此,舍尔下令撤回所有在海上执行作战任务的潜艇,但潜艇生产工作仍然继续。此后不久,大本营总参谋部于1918年10月29日宣布:“所有不能在1919年7月前完工的水面舰艇和潜艇一律取消建造。”就在这项命令发布的3天前,威廉二世解除了“军事强人”鲁登道夫的职务,此项人事变动意味着德国彻底放弃了延续战争的努力。
1918年11月3日,德国最主要的盟友奥匈帝国投降。2天后,德军与英、法、美等国军队在所有战线日,德国政府正式签署停战协定。持续了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舍尔计划”随即终止。
此时,德国国内各船厂在建的潜艇还有224艘。对于舍尔将军在战争末期扩建潜艇部队的种种努力,有德国学者评价道:“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还要制定这么一个几乎毫无实现可能性的扩军计划,其意义在于,要给敌方和本国民众树立一个顽强不屈的斗士形象,以挽回普鲁士军队那仅存的一点自尊和荣誉。”
就在战争结束前夕,德国潜艇部队依然忠实地扮演着帝国守护者的角色。1918年10月28日,基尔港水兵哗变,U135号奉命监视发生叛乱的“奥斯特弗里斯兰”号和“图林根”号战列舰,一旦局面失控,将予以击沉。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这道命令最终没有执行, U135号最后也向“士兵委员会”交出了自己的装备,德国潜艇部队的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宣告结束。
战争结束之际,鉴于德国潜艇给协约国造成的巨大损失,英国人对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采取决然不同的处理措施。所有德国潜艇被勒令立即悬挂白旗就近向各个港口的协约国海军投降,以免尖牙利齿的海狼继续兴风作浪。
而水面舰艇则允许由德国官兵继续驾驶,在协约国舰队的押送下进入斯卡帕湾,这些军舰虽然被命令降下军旗,但并未升起白旗,而是作为德国停战谈判的抵押品又存在了半年。1919年6月21日,被扣押的德国海军官兵们担心和谈不顺将导致战事再次,当天上午以“彩虹”为号,将所有主力舰自沉于湾内,此举令英国人愤怒不已。也使得协约国在日后的和约中,对德国海军提出更为苛刻条件。
就在战争结束至凡尔赛和约签订的半年内,帝国海军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政府在和谈过程中为保留潜艇部队做最后的努力。
报告中写道:“可以预见,和平条约签订后,我们不能再建造任何新的潜艇。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德国将没有一艘可用的潜艇,这是不可接受的。即便从防御的角度来看,没有潜艇将使得其他国家轻而易举地侵占我们的近海岛屿、渔场以及重要港口,就如同由于在陆地上缺乏有组织的防御力量,使得波兰占领了我国边境上重要的战略要地,我们将无法应对敌方的海上攻击。作为执行和平协定的条件之一,至少我们应当要回部分潜艇装备。”
但在胜利者面前,任何抱怨都是无效的。在《凡尔赛和约》440项条款中,关于潜艇的共有4条:第一,德国海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禁止装备潜艇;第二,禁止德国通过自制或购买的方式拥有潜艇;第三,条约签署后一个月内,所有潜艇以及相关的趸船和港口设备都要在协约国的监视下移交,3个月内拆除并销毁所有在建潜艇;第四,潜艇拆除后遗留下来的引擎和各种机械设备不得用于工业生产或出售给其他国家。
根据上述条款,共有176艘德国潜艇被交付给英国,包括8艘远洋型,62艘战时动员型,64艘UB系列和42艘UC系列潜艇。这些战利品在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间进行分配。战后这些国家在发展本国潜艇技术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借鉴了德国潜艇的经验。
作为战时潜艇生产和日常管理的主要机构,潜艇监察局和潜艇生产办公室也在完成潜艇处理工作后解散。1920年,德国海军新的鱼雷和水雷监察局成立,这个部门部分承接与潜艇有关的工作,主要职责是整理潜艇部队的战争日志和各种测试数据,汇总与德国潜艇部队发展相关的各种文书资料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术研究工作。不过,这一机构也在两年后被撤销,相关文献资料移交给帝国档案馆。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组数据回顾一下令英国人闻之色变的德国潜艇部队战绩。
击沉协约国商船6394艘,总吨位1184.8万吨。击沉战列舰10艘,装甲巡洋舰10艘,防护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4艘,其他各类小型军舰和军用辅助船74艘。德国在战争期间共完成建造各类潜艇373艘,其中178艘被击沉,战争期间共有5249名潜艇部队官兵魂归大海,人员伤亡比例接近50%。
虽然,战后英国人想方设法防止德国潜艇部队死灰复燃,但德意志第三帝国拥有潜艇的努力如同峻峭岩石中野草,最终还是寻隙览缝般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