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123-8856
网站公告: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欢迎您!
贝季瑶:用机床设备支持抗战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⑫
添加时间:2024-10-05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以纪念两个75周年为契机,为引领广大社员回顾75年来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携手同行的伟大历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社市委继续开展“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音频朗读活动。

  本季音频作品将以《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二辑)中收录的24位“九三先贤”的传略故事为基础,旨在通过朗读先贤故事、学习先贤精神,赓续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社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天,由社员赵阳和金珏为大家讲述我国现代机床与工具制造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机械制造领域资深专家——“九三先贤”贝季瑶与中央机器厂的故事。

  感谢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SMG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刘凝倾情献声导语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充实国力,中国政府筹设一座国营大型机器制造厂,后取名“中央机器厂”。1938年底,贝季瑶在完成中央机器厂在美国的设备购买和验收任务后,启程回到上海。一个月后,他就带上招募的二三十名上海工人奔赴昆明,缓解了中央机器厂缺乏熟练工人的燃眉之急。

  1939年9月9日,中央机器厂在昆明茨坝成立,规模之大和设备之先进在全国首屈一指。贝季瑶被任命为中央机器厂第五厂——工具厂的厂长,负责生产工具机(即机床)、精密工具等。

  1942年,昆明的一家兵工厂,需要像瑞士肖布林机床公司生产的的精密小铣床,联系了中央机器厂。肖布林机床的立铣头精度高、转速高,没有振动,但是必须用螺旋伞齿轮。贝季瑶等人自己设计制造刀具、研制齿轮加工工艺,第一批制造了40台精密铣床,精度和质量达到了原装进口产品的水平,兵工厂非常满意。

  中央机器厂曾为兵工厂制造了一批望远镜的镜片研磨机,其中有两台留在了厂里。贝季瑶便带领工程师利用留下的研磨机试制了块规。当时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迁到了昆明黑龙潭,距离中央机器厂不远。该所的物理学家钱临照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检验了中央机器厂产的块规,证明它达到了当时国际最先进水平——瑞士约翰逊最高一级精度水平。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贝季瑶和助理工程师李天基获得了国家经济部的一等奖和2.5万元奖励。

  在抗日战争时期,贝季瑶领导的中央机器厂第五厂设计和制造了车床250部,钻床、刨床、铣床400—500部,精密工具2万多件。中央机器厂用这些机器装备了很多军工单位和机械工业部门,继而生产了大量军用和民用产品,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的上午,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贝季瑶身穿淡灰色新西装,满怀喜悦地在昆明茨坝主持了中央机器厂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此后,贝季瑶将“工业报国”的信念,践行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自1947年起,他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授,1953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支社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004年8月29日,贝季瑶在上海病逝,享年91岁。

  工业母机,国之重器。高档数控机床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机床的“母机”属性决定了其对国家战略安全举足轻重。当下,高档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被以日德为主的发达国家严格管控,“卡脖子”问题突出。作为在一线从事金融股权投资业务的一员,我们始终秉持金融报国、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积极助力我国加快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原标题:《贝季瑶:用机床设备支持抗战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