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123-8856
网站公告: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欢迎您!
中科院院士段进解读:位于长三角原点的一处“四合院” 如何真正缝合沪苏浙皖
添加时间:2024-08-31

  当中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来到了江南水乡,反而添了一份融合共生的味道。在第六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透露,以四合院为形制而建造的方厅水院将于明年竣工,沪苏浙皖在四角各设一馆,各展所长。

  在他眼中,方厅水院围绕长三角原点而设立,在物理空间上把沪苏浙的行政边界缝合成一个整体,最能代表长三角城市的协调发展。而它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

  方厅水院是水乡客厅的核心功能区。今年5月,《水乡客厅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正式批复,规划总用地35.8平方公里,横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打造水乡客厅,就是要突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显示度、示范性,进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跨区域研究,形成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探索。”段进表示。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许多新问题需要跨区域才能提高解决效率,区域一体化因而成为趋势。久负盛名的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均有数十年发展历史,并成功通过规划赋能一体化发展。今年,首尔在面向未来100年的特大城市愿景中,计划与周边11个城市共同成立专门工作组,形成规划治理合力。

  “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形成资源集聚、体系整合、利益共享的创新共同体。”段进说,区域一体化能够缝合不同认知、形成共识。

  水乡客厅位于两省一市交界点,在这个地方,以前因为各地规划、标准、规范不同,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一直很突出。

  “比如,有的路到了两省交界处就不太容易衔接,并不是大家不想接上,而是因为两地采用的技术标准不太一样。”段进说,同样的难点也出现在河流整治上,在不同地区,河道的退让界限、绿化要求、环保标准和建设标准都不相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顶层理念需要统一。通过用地、产业、公共设施、道路交通规划“合一”,三地交界的空间参数、保护空间和开发边界一致。

  “在多规合一的大框架里,很多事项可以突破行政界限,大家共商对策。”作为水乡客厅片区主持规划师,段进团队在安全韧性上先行探索。经过三地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包括适度干预的防洪防涝、圩区整合、水系梳理。

  沪苏浙地处江南水乡,水系发达,但三地交界的水网并不连贯,没有跨省域行船或者共同利用的条件。通过多规合一和区域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区域的水系被打通,形成双十字或双环结构。“这个过程中,人们甚至没有花太多的工程量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段进说。

  “多规合一”正在孵化一个共生共荣的新型产区网络。“以前,沪苏浙三地交界处属于各地的城市边缘,空间价值不高。在一体化发展中,它们要承担起融合共生的作用,必须引入人和产业,激活这些边缘地带。”段进建议,在三地紧邻的大舜、金泽和汾湖,可以把三镇产业进行协同规划,“比如苏州做人才培训,青浦做技术开发,形成一个共同系统,把创新产业有机植入古镇人居环境之中,扩大竞争力”。

  长三角原点,即苏浙沪两省一市行政界线的交界点,这个地理标志点恰好位于太浦河航道中线。围绕原点而打造的方厅水院,四座场馆以步行廊桥跨水相连,它属于水乡客厅空间结构中的“一点”,以此为轴心,一幅更大的蓝图徐徐展开。

  段进介绍,水乡客厅的空间结构包括“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一心”是由三地协同打造的水乡客厅核心区,包括创智引擎、科创学园和会展村苑三大组团;“三园”是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个主题展示园;“三区”是金泽、汾湖、大舜三大功能区;“三道”是蓝道、绿道、风景道;“多村”是科普村、创新村、文旅村。

  “这样的空间结构,不仅仅是把原先零散的地区进行了功能缝合,而且通过因地制宜,实现地域文脉的传承,是共生理念在现实中的呈现。”他说。

  “三园”共同表达水乡基因,但三地结合现状又有不同亮点。如青浦打造江南圩田展示园,吴江打造桑基鱼塘展示园,嘉善打造水乡湿地展示园。

  在规划建议中,k8凯发金泽功能区将从旅游、五金加工和产品包装,向依托旅游特色发展,打造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转型,重点引入芯片、光伏等产业;汾湖功能区将基于现有的智能装备制造和物流产业集群效应,升级为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等产业;大舜功能区现有产业为服装辅料、纽扣制造,将逐步腾退污染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和设计产业。“这三个板块功能进行互补分配以后形成一个完整发展的整体,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流新技术,发布新技术,各种长三角会议都可以在这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