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 邮箱:
- xcikon.com
- QQ:
- 8663254114
- 传真:
- +86-123-8856
- 手机:
- 13856623546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重工的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先后承接了世界首艘超深水钻探储油平台、世界首座八角型钻探生产储油平台、世界首座自航自升式平台、国内首制世界先进的105000 DWT 和59000 DWT 穿梭油轮、国内首艘海洋深水铺管船等一系列高端海工产品,覆盖了从浅海到深海、从油气平台到工程船舶的全部类型,在建海工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均位居国内首位。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6项。
2006年,中国航运和修船市场异常火爆。但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恶性竞争、产能过剩影响到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底,公司做出产品结构转型的决定。
为此,中远高层远赴新加坡招揽海洋工程人才,然而面试的新加坡人都不愿意到“一片空白”的南通中远来。但他们告诉中远:“有一个人能做,这个人就在中国。”
这个人就是徐秀龙。加盟中远海运船务之前,徐秀龙已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了12年,担任美国船级社(ABS)新加坡审图中心海洋工程/船舶产品计算及审核工程师。当中远海运船务向他伸出橄榄枝时,徐秀龙决定回国效力。
徐秀龙“三顾狮城”,把担任过六七十个大型海工项目设计管理、有着出色总体协调水平和技术谈判能力的梁国明游说到南通中远船务。“希望1号” 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项目犹如一棵梧桐树,吸引了几十名来自新加坡、美、韩等国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金凤凰”。
“希望1号”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概念,采用圆形而非方形。徐秀龙说:“世界上没有人做过圆形钻井平台,造价五六亿美金,没有做一个试试的说法。”
挪威船东首选新加坡和韩国,可两国的企业当时已接满订单,实在没必要冒险。挪威人顺道来到中远集团大连公司,拿出的草图,让所有的工程师都傻眼,没人见过圆形的平台。图纸传真给南通船务,徐秀龙带领团队当天一直工作到深夜,当挪威人还没有回到挪威,已收到确信:我们能做!
不到一周,挪威专家团队就来到南通,徐秀龙绘制出船东希望见到的三维模型及较为详细的建造方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讨论,终于说服挪威专家,为公司争取到建造平台船体的半成品合同。半年之后,船东又追加完整的建造合同。2009年,公司自主研制出“希望1号”钻探储油平台。后来,“希望1号”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江苏省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秀龙,这位“2012中国企业创新十大人物”,是让公司从修船直转海工破茧之路的引领者。在徐秀龙团队的带领下,公司不断提高主流产品的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企业研发中心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还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并成为首届江苏省海洋工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
“希望1号”的诞生,让徐秀龙和南通中远船务一战成名。此后,徐秀龙团队一步步改写中国海工产品制造版图。他们承担国家级重大创新专项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累计获得科研资助约4亿元,同时承担重要知识产权类研究项目3项。这些重大科研课题涉及海洋工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的跨越,归根结蒂在于人才。2015年,徐秀龙、唐盛弢、段凤江和顾翔等组成的团队,成功入选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双创团队。徐秀龙把人才资金用于激励公司技术人员科研创新,根据专业配置和业务需求招纳优秀海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徐秀龙带领团队开展“国内首座圆筒浮式生产储油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希望6号)研究工作。“希望6号”是中国船厂首次为国外石油公司完整建造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总包项目,这是我国FPSO海工装备首次实现交付即能使用的“交钥匙工程”,标志着我国海工装备从中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设计建造。
企业期盼人才就像绿叶渴求阳光,特别是在战略转型、进入新领域、攻克新技术的关键阶段,一个人才团队,会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N个“徐秀龙”加盟,N个“中远船务”转型发展,将为江苏乃至全国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已成为国内单丝行业的领军企业。
公司创始人马海燕为南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专业教师,国家高端人才、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南通市226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公司逐渐成长为国内单丝领域的龙头企业,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4件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5件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申请发明专利78件,授权发明专利21件,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市厅级科技奖8项。
马海燕平时看国外的论文、专利较多,“我发现日本东丽、帝人,美国杜邦等知名企业都生产单丝,国外关于单丝的文献、专利都很多,还有专门的高校进行研究,大陆单丝的相关资料几乎为空白。”他意识到,空白就意味着商机。
科技创新是新帝克的核心竞争力,与四川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采用共聚及双螺杆共混反应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改性,系统研究聚合物骤冷成形的冷却速率与聚合物结构性能的关系,研究聚合物单丝抗老化机理及表征方法,制得高强抗老化聚丙烯单丝;采用亲水、表面形态改性,制得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切断纤维;采用液体冷却、纳米添加、复合成形等先进技术制得皮芯热熔、导电、抗水解、生物可降解等功能性大直径单丝,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小小的单丝,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在新帝克,我们看到一个神奇的单丝世界——现代农业、纺织服装、工业冶金、远洋渔业、运动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单丝的身影。此外,新帝克单丝也成功打入医用绷带、汽车内饰、鞋面材料、球拍等领域,目前已占据国内中高端筛网单丝市场60%份额,并与丰田、五矿、慕思、沃尔玛等多个知名品牌达成合作。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领军人才是企业的创新保障,这句话在新帝克公司得到了验证。马海燕,一位大学教授,凭借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领办企业,最终把高性能聚合物单丝作为突破口,功能性大直径单丝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把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了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注册于2000年10月,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研发及生产企业,是光纤预制棒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编制单位。企业承担多项省部级项目,建有江苏省光纤预制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获得省市级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专利奖优秀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2项、市专利金奖2项。企业共拥有授权国家专利75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申请PCT专利4件,授权美国专利2件,欧洲专利1件。
从外购设备、工艺,到自主掌握设备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开发,中天精密始终以“打造世界一流预制棒制造企业”作为公司的愿景,并以此绘制发展宏伟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走出了一条自主化人才培养道路,即通过一系列研发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促成一大批优秀技术人员快速成长,成为掌握各项核心制造技术的技术骨干,建立起一支敢打敢拼,具备强大创新、研发能力的人才队伍,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激励制度,进行月度考核,重点考核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及质量,对项目研发人员奖惩区别管理,极大地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科技项目研发过程中,高质高效完成相应工作。
“关键性绩效指标”注重以人为本,将集团的阶段性目标分解到各个团队,制定出严格可操作的团队客户考核指标,再进一步细分成具有时限和量化约束的个人考核指标,依此类推,层层细分,将管理中心和责任中心不断下移,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的高效合作来实现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
制定项目人员晋升机制,并建立项目评分标准。每年汇总统计各项目人员项目完成绩效,并按照评分标准对项目人员进行评分,划定等级。依据项目人员晋升机制,确定是否晋升职称、技能等级,是否保留任命或获取新的任命。通过晋升和考核机制,可以进一步激发项目人员的工作热情,保持适当的工作压力,促进团队的优胜劣汰。
人才培养形成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扎实的技术骨干,并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得到国内外同行业的认可。较高的职业素养,扎实的技术水平,丰富的技术资源,在同行及社会中极大提高了公司形象。
自2010年公司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以来,共计完成项目投入数十亿元,顺利完成沉积设备、烧结设备、加工设备等预制棒制造领域全工序设备的自主研发工作,全面掌握各项设备设计开发核心技术,并与新产品开发及工艺研发相结合,坚持创新,不断抢占行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预制棒制造技术相比最初的日本制造技术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远远超越原有技术水平。
项目管理与人才战略培养相结合,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创新能力及市场响应速度提高,工艺人员与设备研发人员紧密结合,做到对市场快速、高效反应。二是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削减,大部分设备一次性投入降低至原有进口设备的50%-70%之间。三是实现了公司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四是同时具备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设备、工艺等各个方面均进行持续改善。五是通过技术及管理改善活动,排查设备方面存在的不良,将设备异常消除在萌芽状态,降低了维护和运营成本。
中天科技精密材料公司通过将项目管理与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成熟、高效的人才培养道路,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快速成长,成为企业核心技术骨干。在保持自主人才培养的同时,企业也开始逐步向集团其它子企业进行人才输出,形成人才培养的生态循环机制,实现了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取得极佳反响。
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LED上游核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型企业,2012年11月由美籍华人孙智江博士回国创办。在孙智江的带领下,公司在全球经济依旧低迷的形势下销售额逆势而上,由2014年的3000多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1.26亿元。目前公司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SS)在国内细分领域排名前三;在LED芯片测分领域排名第一;公司兼并了拥有高端测试机制造能力的公司,从而实现了在该技术领域世界前三、国内唯一的LED垂直结构测试机设备的顺利落户。
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公司是政府支持下海归人才创业成功的一个典范。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孙智江读完博士后进入美国英特尔逻辑研发中心。作为核心研发人员,他参与了Intel循摩尔定律在0.25微米、0.18微米、0.13微米、90微米、65微米、45微米等多个技术节点的研发,见证了摩尔定律被不断验证的一次次奇迹。
在英特尔工作期间,孙智江担任成品率分析主管工程师,曾领导90纳米研发用的SRAM存储器设计、测试、工艺集成及成品率NPT(New Product Tapeout)新产品导入小组,解决了90纳米初期零成品率问题,被项目负责人赞道“他在90纳米成品率方面拯救了英特尔”,为此荣获英特尔贡献奖。
虽在国外有着很好的发展,但孙智江一直心系祖国。回国后,孙智江进入中芯国际,主导“9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项目的后端工艺集成,使得公司实现从0.13微米到90纳米的技术飞跃。2007年进入华虹NEC,带领团队研发国内当时最先进的0.13微米嵌入式闪存工艺流程,使国产自主核心技术“中国芯”应用在第二代身份证和3G手机Mega-SIM卡。2008年,孙智江进入大连路明集团,主导的LED芯片仅用9个月便实现产品亮度提升100%,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书券式显示屏和被称为“水立方之眼”的幔态显示屏,就是运用的此芯片。在此期间,孙智江主导研发的项目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二等奖。
在对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进行综合考量后,2012年,孙智江带着他的创业团队来到南通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打LED上游核心产品,包括高亮度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片(PSS)以及高光效、低能耗LED芯片。
为何选择在如皋发展?孙智江说,如皋最吸引他的是世界长寿之乡的生态环境、靠江靠海靠上海的交通优势,而如皋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和南通“3+3”重点产业发展环境让他很有信心。
作为后起之秀,短短四年,公司规模及技术力量在整个行业内已崭露头角,成为国内细分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团队,PSS产能达到国内细分领域前三,芯片测分生产能力达到细分领域第一。公司研发的CoreSP®及C⊃2;OB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行业内由欧美企业垄断的LED照明及显示产品,实现国产代替进口的完美蜕变。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最优秀的20名雇员拿走,那么微软将会变成一个毫不起眼的公司”。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决定一家企业能否成为一个充满竞争力的公司,往往依靠高端人才的支撑。
海迪科以高层次人才创业为形式,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力的政府支持为依托,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创业模式,成为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k8凯发官网